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绘风摹雨

都市生活

“迎姑爷——”
耳边忽然传来尖锐的声音,听得岳镇山头皮发麻,没由来的,只感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七百六十九章 三教合流

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by 绘风摹雨

2023-10-15 21:05

  山体隆起于太白山山腰位置,制造一片宽广的平地。
  和原来的太白山相比,岳镇山控制地底隆起的部分,四周是几乎是呈笔直的陡峭岩石崖壁,仿佛刀削斧砍似的,如此景象,用鬼斧神工来描绘,只能说是写实描写。
  在平地的东边,由岩石台阶构成一条蜿蜒盘旋的通天之路。
  此岩石台阶直通山下平缓地带,岩石台阶的两侧,是陡峭的山脊,岩石台阶每隔几公里的位置,便会设置一座石质观景台。
  整条石质台阶,从山底到山上,期间跨越十几公里的距离。
  泰山十八盘的垂直高度仅有四百米,而岳镇山人为创造的这条石质台阶通道,其垂直落差在两千米左右,沿着石阶可穿梭山涧变化的云雾。
  在浓雾之时,这条石质台阶通道仿佛天路一般,直达云端之上的天空之城。
  每日太阳升起之时,东方三千紫气东来。
  于山门前面呈现出圣人之象。
  山门驻地主体成型之后,岳镇山再次使用龙脉分身的另一个能力,名为大地沃土。
  《大地沃土》
  品质:蓝色
  介绍:由地底龙脉继承而来的天赋能力,可分解物质能量,提升大地土壤的品质,孕育万千生灵,赋予生机造化。
  ……
  原本的太白山山顶位置,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砾块遍布,复盖山梁及台原,连成一片,状似石块构成的海洋、河流。
  这些碎石形成于冰川遗迹,有冰川运动留下的自然现象。
  像这样的石质土地,生机缺乏,再加上高海拔,一般的植物在这地方也活不下去。
  因此岳镇山发动龙脉分身的能力,来改造门派驻地这片区域的土壤结构。
  把这片区域的碎石,变成营养丰富的土地。
  最后,岳镇山在门派驻地的中央,布下八方聚水大阵,此阵连接秦岭山脉内部的灵气循环系统,只要岳镇山创造的灵脉循环系统保持完好,这门阵法便可以永久运行下去。
  八方聚水大阵可吸纳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的水雾云气。
  而秦岭山脉又是神州南北气候的分割线,不管是北方来的冷空气,亦或者是南方来的季风云团,都将汇聚于秦岭山脉的两侧。
  这些云雾中携带大量水汽,水汽通过阵法补充至中央的湖泊里面,在湖泊底部形成密密麻麻的泉眼,源源不断的生成流水,补充在湖泊之中。
  有水源补充的情况下,原本静止的湖泊便活了过来。
  多余的水流向外围的悬崖峭壁,分别一南一北朝着太白山两侧而去,最终沿着笔直的山崖坠落至上下,在门派边缘位置形成两处巨大的瀑布。
  高达一两千米的落差,这是真正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高山湖泊中混合分富灵气的活水,从太白山开始,滋润秦岭山脉两侧的生灵万物,从太白山山顶流出的这两道活水源头,见分别注入黄河水系,以及长江水系。
  山水风云,四季变换。
  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完善之后,接下来,便是在此基础上,搭建上层建筑。
  山石自动演化成为各种雕梁画栋的建筑。
  平整的土地上面,仿佛树木生长一般,从地底长出无数的亭台阁楼。
  沿着驻地中心的湖泊,阁楼错落有致。
  掌握物质变化的龙脉分身,甚至还能改变石质建筑的质地,把原本的石质简直,转化成为玉质建筑,各种色彩的宝石美玉,成为砖瓦一般的材料。
  当然,这种变化仅仅是物质元素的组合变化,并不涉及灵气参与。
  即便是洁白无瑕的汉白玉,也不过是凡物而已。
  在修行者眼中,也就是样子货。
  修行界中用来盛放丹药的玉瓶,其实是灵玉制作的。
  岳镇山在太白山主峰位置大兴土木改造天地之时,生活在太白山附近的无数散修早已被惊动,山川易型的奇观,百里之外都可以看见。
  这些散修自然也不例外。
  太白山这边虽然没有大的门派,但也有不少散修。
  整个太白山范围内,十里一寺,五里一庙。
  隐居在此的道士很多。
  当然,除了道士之外,也还有佛门修士,以及儒家弟子。
  太白山范围内,有凌霄殿这样的道观,也有显洞寺、莲花观等佛门驻地,而儒家也有横渠书院,以及文公庙等驻地。
  整个太白山地区,有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
  而位于这片区域的修士,也被岳镇山的大手笔所惊动。
  各地道观庙宇中的散修,纷纷朝太白山主峰这边赶来。
  “白道长!!”
  “好久不见,道长修为越发深不可测。”
  “嗯!?”
  这名姓白的道长,名为白道古,乃楼观派弟子。
  楼观派的开创人是周代函谷关令尹喜。
  因尹喜在此修道,结草为楼,以观星望气,故名为楼观。
  白道古发现来人是一位和尚,此人乃释灵和尚。
  就隐居在白道古十里之外的莲花观中。
  “比不得释灵方丈你,莲花观在你的主持下,香火越加鼎盛。”
  “上次路过,你们庙里还为佛祖重塑了金身。”
  “想必释灵方丈不日就能自觉,修成罗汉金身。”
  “唉,白道长你还是耿耿于怀啊!”
  “为佛祖重塑金身,此乃信徒自发行为,与和尚我没有任何关系。”
  “倒是眼前的登仙路,是你们仙道手段所为。”
  “难道你们师祖显灵不成?”
  两人面前的登仙路,便是岳镇山使用龙脉分身制造的石质台阶通道。
  在台阶起始位置,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留有登仙路三个篆体文字。
  释灵怀疑这大手笔,乃是某位仙道老祖显灵。
  而楼观派的可能是最大的,传说道教老子曾在此地传道,而楼观派祖师尹喜便是在此地得到老子真传,从而开创楼观派一脉,算起来,楼观派还是老子的徒子徒孙。
  老子传下道德经后,便骑着青牛消失在函谷关。
  传言老子已经飞升上界,可惜外人终究不得真相。
  而眼前改天换地的奇观,估计只有传说中的仙人,才有此手段。
  因此,释灵才会有此误会。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