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
比如,学生自行临摹苏轼的书法,素描苏轼的画像;
老师进行课前讲义,播放纪录片《苏东坡》介绍苏轼生平;学生晨间朗读苏轼的诗句,暮醒时进行游戏飞花令;与《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康震老师一起品读苏轼。
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这群学生对苏轼有了更多好奇和疑问。
于是,他们利用国庆8天假期,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
孩子们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且研究主题独特又新颖:《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行走的苏轼》、《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
稍微放两张图感受一下:
看完小学生的论文,网友们是这样说的:
@几勺清风:扇了正在打王者荣耀的弟弟一巴掌……
@想拥有艺兴般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从起跑线上就开始输了……
@CandiceCandyCan61:同样是小学生,一些人在认真追星,一些人通过优良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早早就睁开了眼睛看世界!
@Coco_pororo:是在下输了……老阿姨连篇论文都编不出来!
@好难的起名字:神一般的小学生的背后,一般都站着一位高深莫测的爸爸。
@有匪君子000:虽然论文的逻辑思维是父母的,但有这样的起点,只要孩子参与其中了,收获肯定也会很大的,还是会超同龄人一大截。
@TL之灵:这就是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结果,非一二线城市的家长看这个新闻都惊呆了,感觉自己孩子比别人差了一个光年。
@烊烊喜欢水瓶阿姨吗:原来这就是北京高考状元说的“水到渠成”。
自从这些论文和数据在网络上火了以后,有许多假模假样的教育家跳出来质疑:十几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叫大数据?语言如此老练,一看就是老师代笔;全文有几十处“我和爸爸”,恐怕作者是爸爸本人吧;小学生就应该无忧无虑的玩,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剥夺孩子的童年......
呵呵,虽然实在不懂这些教育家的逻辑,但我还是很赞同某位网友说的“虽然论文的逻辑思维是父母的,但有这样的起点,只要孩子参与其中了,收获肯定也会很大的,还是会超同龄人一大截。”
论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找到另外一个网站把这本书进行了OCR识别,大多数的诗就可以用搜索的方法查到了。”光从这句话来看,孩子们起码就学会了利用网络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
清华附小的校长介绍说,该校学生大多数是清华大学教职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中一共有4个博士、62个硕士。附小的小课题研究是从孩子们一年级就开始了,而且每年有不同的主题。孩子们能够做成这样也不是一年能成的,是他们经过了六年踏踏实实的积累。
听到这话,又有网友吐槽:还不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吗?同样是小学,普通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大学毕业,也不可能为了一个课题研究就请得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讲课。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确实是没错,但决定孩子去哪所学校的,恐怕不是学校,而是家长。
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提到了,那个班好多孩子是二年级才从国外回来的,或者是寒暑假经常会跟父母去国外游学的。
由此可见,这些学生的父母不仅大部分是清华大学的教职工,而且在培养孩子的眼界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更何况是在孩子的课题中给予适当的意见,竭尽全力的陪伴。
说到底,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父母的档次决定孩子享受国家怎样的教育资源!
并且,教育从来也不只是意味着简单的学校教育,或者说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那些处于金字塔尖的学校、老师乃至家长,他们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雄伟的壮志、学习的情怀,以及更平和的心态。
这些孩子在父母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人后再努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下一代人才,整个家族不断的走在进步与上升的空间上。
那些吐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人是否也像清华附小的家长们一样,愿意在假期全力以赴的帮助孩子做课题研究?
如果这个社会中,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那么那些看起来的不公平往往就变得公平了。
其实,平民家的孩子不一定要去争取做状元,但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改变自身的处境。这样,一代一代走下来,情况自然不同。至少,也会为下一代积累些许上升的资本,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摸高。
更多的人可能确实没有一个“好爸爸”,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多一些努力,像苏洵那样“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尝试着去做一个“好爸爸”。